《新型工業化》刊發長飛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莊丹署名文章:高水平建設全光網絡聯接 為新型工業化夯實數字底座
近日,工信部主管的全國性綜合經濟理論期刊《新型工業化》2025年第7期,刊發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莊丹署名文章《高水平建設全光網絡聯接 為新型工業化夯實數字底座》,以下為全文內容。
高水平建設全光網絡聯接
為新型工業化夯實數字底座
莊 丹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強調要加快推進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光電子信息產業是應用廣泛的戰略高技術產業,也是我國有條件率先實現突破的高技術產業。作為全球光通信行業的領軍企業,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飛”)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國光谷、長飛時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勢,不斷深化自主創新,聚焦光通信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攻關,致力于以高水平全光網絡聯接助力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演進升級,夯實新型工業化數字底座,為中國式現代化構筑強大物質技術基礎。
一、以科技自立自強,鍛造光通信全球競爭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是企業的“命門”所在。自主創新是引領產業發展的根本動力。企業必須在核心技術上不斷實現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掌控產業發展主導權。長飛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始終堅持自主創新,積極參與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以實際行動引領光通信行業邁入新發展階段。
堅持自主創新,牢牢掌握核心技術。只有創新才能自強、才能爭先,要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道路,把創新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光纖預制棒是光纖光纜產業鏈中最關鍵、最核心的技術,曾一度掌握在西方少數國家的手里,導致國內所需的光纖預制棒一直依賴海外進口。為擺脫我國光纖光纜行業受制于人的局面,成立之初,長飛從荷蘭飛利浦將當時全球最主流的PCVD(等離子體化學氣相沉積技術)預制棒制備技術工藝引進國內,于1991年生產出了我國第一根量產光纖并迅速實現規模化生產,打破國外 公司對我國光纖光纜市場的長期壟斷,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依賴進口光纖光纜建設國家光纜通信干線的歷史。長飛經過多年的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在全面掌握PCVD工藝基礎上,成功開發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VAD(氣相軸向沉積技術)+OVD(管外氣相沉積技術)工藝與設備平臺,建立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預制棒和光纖生產基地,實現了VAD+OVD項目的規模化生產,成為全球唯一一家同時掌握PCVD、OVD、VAD三大主流預制棒制備技術并實現產業化的企業。目前,長飛經過自主創新、艱難突破,實現了對原材料、零部件、生產裝備的完全自主化,真正做到了“將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帶領中國光纖光纜行業走出了“買纖制纜”“買棒拉絲”“設備進口”的困局。
長飛經過多年的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建立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預制棒和光纖生產基地,實現了VAD+OVD項目的規模化生產,成為全球唯一一家同時掌握PCVD、OVD、VAD三大主流預制棒制備技術并實現產業化的企業。圖為長飛智能制造車間。
深化研發投入,精心打造一流創新體系。 在全面掌握核心技術的背后,長飛明確將“技術創新”寫進公司戰略,構建起了完善的研發創新生態體系。在資源保障層面,堅持將每年營業收入的5%左右投入研發,但不設上限,研發強度穩居行業前列。在平臺支撐方面,建成全國首批、行業唯一的光纖光纜先進制造與應用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形成以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CNAS及Telcordia 雙認證檢測實驗室、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為支撐的國家級創新平臺矩陣,為原始創新提供全要素保障。通過聚焦應用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與共性技術突破,長飛實現自主創新能力的跨越式發展,三度榮膺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承擔、參與國家級科研項目和課題50余項,自主研發的下一代新型光纖產品性能全球領先。在標準與知識產權方面,主持或參與起草各類標準310余項,發布國際標準30余項,國家及行業標準190余項,形成覆蓋全產業鏈的技術標準話語體系;累計獲得國內外授權專利1900余項,其中棒纖纜領域發明專利數量位居全國首位,多位專家擔任國際標準組織職務,持續推動中國技術方案國際化。
強化優勢引領,重點布局前沿發展趨勢。長飛秉持“商用一代、儲備一代、預研一代”的產品研發理念,以光纖光纜先進制造與應用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為支點,深度整合產業鏈資源,形成“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生態,持續推進下一代新型光纖技術的發展,相關產品研發創新及產業化進程全球領先。于行業內率先研發適用于大容量、長距離光傳輸網絡的G.654.E光纖,填補了我國在這項技術上的空白,現已成功在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國家電網以及菲律賓、巴西等多個國家網絡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中實現規模應用,是長飛技術領跑全球的典型案例。加快具有“下一代光通信顛覆性技術”之稱的空芯光纖、空分復用光纖等新型光纖研發,目前已經完成了全套關鍵原材料自研能力搭建,技術水平進入全球第一方陣。
二、加快實數融合,賦能工業轉型升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利用互聯網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光通信行業作為數字基礎設施的“神經中樞”,既是支撐數字經濟騰飛的底座基石,也是驅動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的關鍵紐帶,亟須突破傳統制造范式,構建起涵蓋新型光纖研發、智能光網部署、行業應用適配的全鏈條創新體系。長飛將持續加強實數融合的基礎設施和能力建設,推動實數融合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促進實數融合深度賦能千行百業。
筑牢融合根基,激發數字基礎設施潛能。作為實數融合的基石,數字基礎設施的迭代升級是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的前提。長飛以光通信技術突破為核心,研發新型光纖光纜到5G通信材料、高速光模塊、5G 終端應用等系列化尖端產品,形成從覆蓋傳輸介質到終端設備的完整解決方案。在制造端,加快以新型光纖光纜為代表的產品制造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積極探索“5G +工業互聯網”的場景創新應用實踐,開展5G全連接工廠建設,并將數字孿生系統、AI視覺檢測、智能物流調度等20項工業互聯網場景深度融入生產流程,實現光纖光纜產品設計效率提升15%、產品研制周期縮短34%、生產效率提升 25% 等顯著成果,打造出長飛潛江智能工廠和長飛科技園光纜5G工廠等示范項目,并將經驗復制推廣到全球8個生產基地,先后在印尼、波蘭、南非、巴西、墨西哥等國建設當地領先的智能工廠,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可復制的解決方案,持續釋放數字基礎設施對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賦能價值,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
長飛通過垂直整合與橫向拓展,形成全球光纖光纜行業最完善的產業鏈,服務國家新一代信息通信網絡和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助力加快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圖為長飛公司光纖預制棒智能生產車間。
打造賦能平臺,加快產業鏈數字化轉型。 長飛基于在光通信領域的智能制造沉淀,自主開發光云工業互聯網平臺,廣泛整合、接入各類工業設備,實現設備的智能化互聯,實時掌握生產動態信息;開發多款功能全面的工業應用程序,確保工業核心場景的全面覆蓋與高效管理;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將知識資源轉化為智能 AI 模型,為海量工業企業提供精準高效服務。創建光通信行業首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在產業鏈推行基于標識解析的光纜質量協同方案,累計企業接入量與標識解析量在華中地區均位居首位,標識注冊量位列華中地區第二。此外,長飛還將平臺賦能延伸至綠色低碳領域,打造基于標識解析的智能碳管理平臺,采用全生命周期評估方法對產品進行碳足跡核算,制定并實施碳排放優化策略,助力企業降低供應鏈碳足跡,提升運營效率和成本效益,推動產業鏈向智能協同、綠色低碳的新生態演進,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應用前沿技術,拓寬實數融合制造場景。 面對被數字技術顛覆的傳統行業格局和市場環境,長飛引入AI算法、計算機視覺、AIGC等新一代數字技術,將其應用于生產制造全流程,推進智能制造與數字化轉型。自主研發IoT平臺,實現IT和OT深度融合、工業知識的深度處理和配方秒級下發;運用數字孿生技術為研發和產品制造提供無風險的實驗環境,大幅縮短產品開發和制造周期;探索通過具身機器人,實現光纜柔性化生產,助力工業精細化操作。
三、深化多元戰略布局,塑造發展新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齊頭并進,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更多叫得響的品牌;要在重點領域提前布局,全面提升產業體系現代化水平,既鞏固傳統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又創造新的競爭優勢。當前,光通信產業在國家政策支持、市場需求和技術進步的推動下,正面臨技術迭代加速、產業格局重塑的關鍵期。實施多元戰略布局是應對技術演進升級、保障產業鏈安全、捕捉新興市場需求及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在這一過程中,企業唯有堅持多維布局,方能在全球產業變革中掌握主動權,實現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戰略躍遷。
聚焦主業,強化網絡建設使命擔當。 憑借深耕光纖通信領域37年所積累的技術底蘊與產業先發優勢,長飛依托高效的市場化運作機制與精益運營能力,持續穩固市場領軍地位,自2016年至今,連續9 年蟬聯光纖預制棒、光纖、光纜銷量全球第一。基于這一核心優勢,長飛以“光”為圓心構建產業生態——圍繞光通信主航道深化布局、強鏈補鏈,打造了從上游的原材料——四氯化鍺、四氯化硅、涂料、氫能及工業氣體,支撐接入網到骨干網、滿足從陸地到海洋等全場景應用需求的光纖預制棒、全系列光纖、全系列光纜 / 電纜,高性能光器件產品與全系列數據中心光模塊,到面向5G、千兆/萬兆光網、工業互聯網、軌道交通等各應用場景的多種解決方案。通過垂直整合與橫向拓展,形成全球光纖光纜行業最完善的產業鏈,服務國家新一代信息通信網絡和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助力加快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
光纖預制棒是光纖光纜產業鏈中最關鍵、最核心的技術,長飛于 1991 年生產出了我國第一根量產光纖并迅速實現規模化生產,打破國外公司對我國光纖光纜市場的長期壟斷,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依賴進口光纖光纜建設國家光纜通信干線的歷史。圖為長飛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光纖預制棒。
多元共融,構建協同發展產業格局。立足光通信主業優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延伸拓展,構建多領域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在特種產品領域,面向電信、數通、電力、水下、雷達、油井、光纖照明等多個領域打造全系列特種光纖光纜,滿足各個行業的產業發展需求。在光互聯組件領域,大力推進支撐 AI 算力時代的高速光模塊、光器件產品的研發與生產,服務國家大數據中心、“東數西算”算力網絡建設,助力萬物互聯智聯。在工業激光領域,設立長飛光坊,依托完整的光纖及光纖激光器產業鏈,通過全球化的研發服務網絡,為用戶提供智能化、高品質、差異化的激光應用解決方案。在海纜與海洋工程板塊,打造海纜生產制造、海纜敷設與風機安裝等海洋工程施工一體化能力,形成從海底通信到海上風電的全產業鏈服務優勢,助推國家智慧海洋建設和“雙碳”目標實現。
前瞻布局,開展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應用探索。積極布局新一代信息技術基礎理論和技術框架研究,探索推動下一代新型光纖在傳感監測、量子通信中的應用。例如,與產業合作伙伴共同開展基于G.654.E光纖的OPGW光纜在線監測技術研究,刷新BOTDR無中繼分布式光纖傳感距離世界紀錄;與重點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借助G.654.E光纖卓越的傳輸損耗性能,創造了量子密鑰分發傳輸距離的新世界紀錄,是量子通信領域里程碑式的成果。率先發布醫用傳像光纖產品,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設計、制造與測試體系,各項關鍵指標均達到世界一流水平。與此同時,成立“醫療傳像光纖 & 共聚焦顯微內鏡”聯合創新實驗室,推動新型光纖在醫療領域的技術創新和應用。推出集車載光纖通信解決方案、車載裝飾光纖解決方案、車載激光雷達摻餌光纖放大器、車載電池光纖監測解決方案、SiC新能源汽車應用等為一體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致力推動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發展。
四、加速海外業務拓展,打造全球聯接標桿
習近平總書記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總結我國對外開放實踐經驗,指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強調不斷加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力度。光通信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推行國際化戰略是應對全球產業變革、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在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加速、全球數智化轉型深入的背景下,國際化布局不僅有助于企業突破地域限制,直接參與國際競爭,又能輸出中國光通信解決方案,在構建全球產業生態中掌握主動權,為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提供全球聯接支撐。
不斷加快“走出去”步伐。自1988年成立、1992年投產以來,長飛一直致力于將光纖聯接到世界每一個角落,已累計交付超10億芯公里光纖,助力全球光纖滲透率持續提升。十余年來,主動融入服務國家戰略大局,積極助力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合作進程,不斷加快“走出去”步伐。2014年至今,先后在印尼、南非、巴西、波蘭、德國、墨西哥6個國家建立了8個生產基地,設立20多個海外平臺,業務覆蓋全球100余個國家和地區,服務人群超30億人,成為助力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信息技術服務普及、縮小數字鴻溝的重要力量。
將聯接的價值落到實處。長飛在印尼,成功完成100萬戶光纖網絡建設的階段性目標,為該國100 萬戶家庭帶去了高速的光纖寬帶網絡;在菲律賓,大力參與當地光纖到戶及傳輸網絡建設,成功完成G.654.E光纜應用、FTTx工程、骨干網工程、海纜維護工程等重點項目,助力光纖寬帶用戶占比大幅提升;在秘魯,與秘魯政府簽署國家寬帶合作項目,為超過100萬人口提供寬帶服務;在南非建設當地最大的光纜廠,從國內引進了最先進的光纜生產裝備和技術,并將南非技術人員送到長飛武漢總部進行光纜工藝技術、設備維護和生產管理的全套培訓,將其培養為技術骨干,實現從“產品出口”到“技術賦能”的躍遷。
長飛秉持“商用一代、儲備一代、預研一代”的產品研發理念,深度整合產業鏈資源,形成“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生態,持續推進下一代新型光纖技術的發展。圖為長飛自主研發的下一代新型光纖產品。
以“本土化”成就“全球化”。將“深度本土化”作為跨文化管理的核心準則。目前,長飛海外2000余名員工中有99%以上是當地人,在當地優選高素質人才,組建管理團隊,成功復制并推廣先進的生產管理經驗,切實踐行本地化制造、本地化用工、本地化管理等,在為當地社會提供大量就業崗位的同時,創造社會經濟價值。充分重視海外員工聲音,通過讓員工參與企業的決策過程,使中外文化進行深度融合。與此同時,精心策劃系列海外跨文化員工活動,有效促進國際員工之間的深入交流與相互理解,彰顯對全球多元文化的尊重與融合態度,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工作環境,為全球化戰略注入動力。
探索永不止步,創新永不停歇。長飛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持續加力發力,助力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演進升級,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